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架空 > 建文天下 > 无题

无题(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乍看起来,方孝孺和黄子澄是一类人,一样的知识渊博,一样的处事迂阔,一样的愚忠,一样的被赋予超出其能力的职责,一样的丹青留名。

但细分起来,二者之间的区别还是蛮大的。

方孝孺师从宋濂,以圣人门徒自居,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家情怀,一举一动,所思所想,完全以圣人为楷模。昔日其卧病在床,得知家中断粮时,竟然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我独哉?”

其父方克勤因“空印案”被诛,他一路扶棺归乡还葬,哀伤之情,溢于言表,行路之人见之,无不感同泣下,服丧三年后,他继续跟从宋濂,完成学业。

说起来,其老师宋濂,其父方克勤,都属于无辜被诛,但方孝孺本人却对大明朝却忠心耿耿,死而后已,也许在其心中,圣人道统,乃万世丰碑,值得毕生求之,以命扶之。

但是,方孝孺的仕途并不顺利,早年洪武帝见之,以“老其才”放归乡里;到了建文朝,方孝孺历任国子监祭酒、太学祭酒等职,远离朝政中心,直到建文六年,他才被任命为詹事府詹事。

按照惯例,詹事府詹事常由品德无瑕、忠厚老诚、士林仰望的老臣担任,另外,詹事府管事的其实并不是詹事,而是少詹事,也就是杨溥。

但方孝孺就任后,杨溥立刻就靠边站了,在太子的支持下,詹事府大事小情,都由方孝孺一言而决。

至于课业内容、授课老师等等,更是在方孝孺掌控之中。

久而久之,詹事府上下对其是赞声一片,而杨溥更像一个不争不抢的谦谦君子,时刻以方孝孺马首是瞻。

另外方孝孺在朝中有一定的支持者,比如刑部尚书胡子昭、陕西佥事林嘉猷、太常寺少卿卢原质,以及辽东沈阳卫监察使廖镛等人都是他讲学的学生,而都察院左都御史练子宁、吏部尚书杨士奇等人都与之交好。

而黄子澄则不然,其早年之勤学上进,与方孝孺类似。

但是在洪武十八年,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一生。

那一年,他三十四岁,江西乡试第一,京师会试第一,殿试状元在望,只可惜面见洪武帝时,由于过于紧张,竟然没有回答出自己的出生年月这种小儿科问题,被洪武帝降为第三名——探花。

在封建社会,帝王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如果说方孝孺因为洪武帝“老其才”的评语而悉心攻读,终成一代大家的话;那么殿试的遭遇则让黄子澄明白了一个道理——光学习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上司赏识才行。

后来因缘际会,黄子澄伴读东宫,得到当时的太子朱标的赏识,之后更得到建文帝朱允炆的信任,从此飞黄腾达,如今任礼部尚书,入值文渊阁,位极人臣。

回顾往事,黄子澄认为,这一切要归功于他潜心研究帝王之学,常人所以为的想帝王之所想,急帝王之所急,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想做帝王的心腹,那么就要在帝王想到之前想到,在帝王想做之前做完,同时还不能体现出骄傲自满的情绪,凡此种种,可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当然回报也是异常丰厚的。

比如昔日在削藩周王时,黄子澄密令调查司司长封行健使用手段,拿到了周王谋反的证据,最终将周王定罪。

再比如,王度、徐增寿......

呵呵,算上这一次,自己算得上伴读三代东宫了。

看来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啊!

黄子澄边走边想,不由得心花怒放,抬眼望去,詹事府已经不远了!

......

“开始吧!”

朱允炆抬了抬手。

“是,陛下!”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放开那只宝可梦万剑破大唐之特种国师鹰掠九天海贼之型王迦勒底反穿越调查局三国之曹家逆子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从海贼开始当屠夫穿越之极限奇兵
返回顶部